每天7點左右,陽光總會準時穿透四周高樓的縫隙,投射到這個橙色建筑面東的三角窗。建筑端頭頂部的小小空間內,是一個精致的佛堂,漸次投射的光,喚醒了它。
佛堂由原本是餐廳的老房子改造而成,原有的坡頂木屋架被延伸到了建筑端頭,新誕生出來的這個屋頂空間,恰巧成為城市中一個隱秘之處。推開六米高的大門,頭頂斜向而上的鋼樓梯,就是從展廳進入這個城市中心佛堂的入口。
光成為佛堂中最重要的元素。暖色燈帶被布置到了一跑到頂的歐松板踏步下,形成幽暗展廳端頭強烈的昭示。沿著光的樓梯拾級而上,盡頭就是明亮的三角落地窗,梯段和窗的中點上,一尊蓮花自在觀音像,翩然而立。螺紋鋼筋焊接而成的冰裂紋圍欄,將樓梯緊緊包裹,成為一個白色的鏤空屏障,將周遭的圖像切割成隨意的片段。
中國建筑的傳承,現在能看到的,大多是與宗教,儀軌有關的實例。佛教進入中土以來,也糅合了中國建筑,繪畫,生活的大量元素。因此,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,繞不開佛教的諸多內涵和表象。佛教文化中,對于約束,發心,戒律,正見,止觀,悲喜的定義,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行為處事準則。某種意義上來說,藝術可以超越宗教而存在,世界的終極,是對于真善美的追求。佛堂不在乎豪華奢侈,而在乎人在其間的身心感受。在繁鬧的俗世間守住內心的平靜。
對于佛堂空間,我們的態度是創新。深色木格柵屋頂下,自在觀音盛開于蓮花之上,花梨木地藏王菩薩像佇立于席地的32個佛龕中。通體流暢簡潔,衣帶垂感自然,面闊飽滿,神態慈祥。蓮花觀音抱膝安坐,蓮花在身后怒放。地藏王菩薩踏蓮花寶座,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。佛像構成了空間中的秩序。
花梨木的油潤與柚木飾面的沉穩相得益彰,空間中傾瀉而下的木線條,流暢自然。統一而干凈的材質處理,讓小小的空間并不覺得壓抑。三角落地窗的白色磨砂玻璃將外部光線過濾,空間中長久彌漫著柔和而安定的氣息。于這個繁雜的俗世紅塵,締造一個清凈的佛國世界。